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时间:2023-05-02 11:10:27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垃圾分类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篇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此时诸多问题也会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在享受的同时,是否注意享受之后的剩余的垃圾。坐落在粤西的xx的xx市也一样。出门逛街,常会看到生活垃圾随便扔在马路边,人行道边,而且生活垃圾并没有进行分类,一麻袋一麻袋的垃圾或堆或散在路边,连居住楼下门前一样有很多垃圾,在雨天后或在水里德垃圾还发出一阵阵恶臭,垃圾随风飞扬、臭气熏天、蚊蝇滋生、污水外溢,造成二次污染,奇怪垃圾桶却少之又少,逛了整个xx都没几个。由此进行了一项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的调查,于20xx年8月20日在发放20份有关城市(xxx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的调查问卷,回收11份。

据统计,被调查者中的学生占63.6%,其它36.4%;有36.4%的人对xx市垃圾处理流程了解一点,63.6%的人不清楚;没有人对垃圾分类有正确的认识;63.6%通过报纸、书籍了解垃圾的分类的,36.4%的通过网络、人际交流或未了解过;54.5%不怎么注意平时进行垃圾分类,27.3%经常,18.2%从不;72.7%没有留意按分类垃圾箱的指示扔垃圾,27.3%每次都会;所有参与调查者都认同垃圾分类有极大的好处;54.5%不愿意把垃圾分类后放进垃圾箱,45.5%愿意,因为有利环境;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态度都是积极的;被调查者基本都是将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后,保洁人员收集。

接着调查了环卫阿姨,家庭父母,一位妇女坦言:垃圾都是一扔了之,没想到垃圾还有分类,也不知道什么是分类。她所理解的垃圾分类,就是把能够卖钱的废品挑出来,比如废旧报纸、杂志、易拉罐等。不知道为何要分类,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经过采访和采风发现:几乎所有的被调查的人都不知道生活垃圾分类,如何分类,为什么要分类,也从不听说过要生活垃圾分类,他们只是按照习惯把生活垃圾装进袋子里,放到附近的定点,或者直接放在自己的楼下,由保洁人员来收集,然后集中运去填埋,其中没经过什么的处理程序,垃圾桶数量少之又少且没有分类的垃圾桶。

我还与本市的大学生访谈,“垃圾分类我很赞成,但日常生活中对家庭垃圾分类并不现实,一是我不知道分类标准,再说xx市也没那么多垃圾桶盛装,还很占地方!”家住物管楼里的何栋彬学生一脸无奈地说。他们对生活垃圾分类和如何处理也不是很清楚、了解。但他们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有自己的体会,也深感自己无能为力,他们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和运行尚未形成,缺乏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政策和手段。本市的居民普遍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不了解,也基本没听说过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特别是老一辈,对生活垃圾分类不感兴趣---还是直接扔掉最方便。生活垃圾未经过分类处理而就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式处理垃圾,浪费了资源。用环卫工人简单收集,浪费人力物力,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我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基础设施单一,无分类收集,填埋后无害化效果也不理想,先进的垃圾堆肥技术未被启用,生活垃圾尚未形成有利于垃圾从源头资源化、减量化的有效治理体制和机制。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于政府相关部门责任不清,政府投入不足,公众对垃圾处理缺乏应有的熟悉,对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研究力量薄弱。同时由于前端减量的资金投入不足,法治手段薄弱,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推进,工作落实难度很大。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缺乏资金支持,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也难以调动垃圾产生单位主动减量和企业参与新技术开发和投入的积极性。

法律不健全且执行不力也是一方面,目前我国关于垃圾分类技术管理的研究较为充分,但法律方面的规定和研究却很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起步较晚,相应的立法体系也不够健全,存在立法过于原则性、法律责任不够明确、缺乏综合性法律和配套法律法规等不足。配套法律、法规不足,目前关于垃圾分类的配套法律、法规只有一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其颁布于20xx年,目前还没有正式实施;地方性法规不到位,缺乏政府和政策扶持。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有力的政策扶持和配套的执行措施;市民对垃圾分类具体办法不了解,无法具体实施等。在法律方面,则存在地方性法规不到位或立法有空白、各地立法内容过于笼统、缺乏法律责任的规定、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前些年对垃圾分类的关注程度不够;一方面是有关垃圾分类的法律研究没有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我们也并不是束手无策、无法可依的。法律是存在的,但还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就是这些要求不高、尚待完善的法律,在现实中也得不到很好的遵守和执行,本市政府也没有认真执行。

本市的生活垃圾之所以没有进行分类,简单的说一方面是因为市民环保意识薄弱,缺乏垃圾分类意识;一方面是因为有关部门执行、监管、宣传力度不够,从垃圾桶数量少之又少且没有分类的垃圾桶等;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不允许造成的,xx市经济落后,熟悉不清,资金不足,尚未从源头控制。人们生活水平低,教育水平低,见识少,这也就造成市民素质比较低——先把平常生活搞好,其他事先别管!。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建议

1、提高熟悉,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应从长远和全局出发,熟悉城市垃圾收集与处理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强化领导意识,齐抓共管,落实项目,落实资金,促进垃圾无害化设施建设,出台配套政策,精心制定工作方案,为垃圾的收集与处理提供保障。

2、全面发动,大力宣传。垃圾的收集与处理需要全社会的动员与参与,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环境意识,认清垃圾带来的危害,让全市人民都来关心和支持垃圾的收集与处理工作。建议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公开信,召开动员大会,争取社会支持,为垃圾的分类收集与集中处理奠定基础。

3、合理分类,定期收集。建议学习国内外分类收集垃圾的先进经验,多设分类垃圾箱,或设定期定时收集的垃圾摆放点,引进奖励机制,按期按时投放者奖励,否则罚款,资源垃圾投放达到一定数量者给予奖励。定期定时分类收集垃圾的摆放点可先在规范的小区内试行,然后再向全市推广。收集时可派监督指导员指导分类或由监督员大体分拣,这样把可回收、可利用的垃圾作为资源收集起来,把不可回收利用的送到垃圾场或焚烧或填埋或堆肥(危险品另外处理),既增加了社会财富,又减少了垃圾的生成,化害为利,造福人类。

4、全程治理,推进减量化。城市生活垃圾的“三化”处理指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其中“减量化”要求控制好垃圾的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一次性豪华包 ……此处隐藏24043个字……参与是很难产生实际效果的,也无法产生宣传教育的工作,因此在专人管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参与性。⑶提前准备和管理的原则。应提高对意外事故的预测,预防和应对水平,提高效率并坚持进行活动过程中的再宣传,以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进一步加强宣传效果,从而减少短期行为,持续坚持该项活动。

2尽量减少校园垃圾的建议

在加强垃圾回收利用的同时,也应尽量减少不必要垃圾的产生。这项活动的进行应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应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做到减少垃圾的制造,因为有些垃圾的制造是对资源的浪费。我们应当把环保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把低碳生活的理念真正落实在实处。如纸张双面印,节约用纸助环保;资料巧打印,字号行距要缩小;物品循环用,跳蚤市场能淘宝;学长传火炬,教科书本反复用;随身购物袋,塑料制品要减少。采用科学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方式,我们可以节约一大笔资源,又可以减少垃圾分类回收的成本和复杂程度。这样的生活方式即环保又简单轻松,我们何乐而不为?

垃圾回收再利用活动,从小的方面来说,关乎每个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从大的方面说,与环保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大学生群里中宣传垃圾分类回收意义重大,而与此同时,这项活动也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个人的热情投入和积极主动的参与。

关于大学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

本问卷以提高垃圾分类率,改善校园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的,做此调查问卷,希望您抽出宝贵的时间,为环境保护工作,也为了您身边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非常感谢!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是否关注过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A基本不关注

B十分关注

C偶尔关注

D有相关宣传时会关注

3是否掌握了相关的垃圾分类回收知识()

A基本不了解

B十分了解

C对一些常识比较了解

D了解的比较少

4了解的分类知识能否运用到生活中()

A能较好的进行垃圾分类工作

B虽然了解但日常生活做得不好

C根本没有进行过分类活动

5如果条件允许,你会按照垃圾桶上的提示进行分类吗()

A会

B有时

C想分,但不会判断

D不会觉得麻烦

6觉得垃圾分类有必要吗()

A非常有必要

B一点点

C没有必要

7你认为垃圾不分类会带来什么危害()(可多选)

A不能提高废品回收利用率B无法减少原材料的需求C无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不能普及环保与垃圾的知识

8你认为人们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A设施不齐全,无法分类B觉得麻烦C不知如何分类D觉得没有意义

9您认为进行垃圾分类的困难是()(可多选)

A环保意识薄弱B宣传力度不够C缺乏这方面的知识D分类后没有得到妥善处理E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障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篇14

据了解得知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用薄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随着日益增多的城市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的呼声也逐渐高涨。根据报告,我们得知88%的市民赞成垃圾分类,但30.5%的市民在居家处理垃圾时未处理也未分类就全部投放到垃圾箱,能分类投放到垃圾箱的住户仅占12.5%。为什么做不到垃圾分类呢?广大的人民群众知道垃圾分类对我们的重要性,及对环境有何好处吗?在本文中,我将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阐述并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对垃圾分类这一方案的理解问题,据了解垃圾处理涉及几个环节:垃圾投放、垃圾收集、垃圾处理。是否分类可以存在与任何一个环节,由此便有了家庭垃圾的分类投放、环卫工人的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最终把垃圾分类处理。相比而言,焚烧或者填埋,属于最后垃圾终端处理环节的技术选择。这些听似简单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是陌生的,甚至从政府的推广力度和推广的方式来看都存在许多的问题。

二.各大街道的垃圾桶存放量不够,而且在垃圾桶的桶身上没有明确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提示,甚至有时环卫工人都未必能够做到,每件垃圾都按规定的可回收及不可回收来进行分类,而垃圾桶本身的供给不足,已经造成了人们对扔垃圾要扔在垃圾桶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更加别说要按分类来一件件的分好,因为在寻找垃圾桶扔垃圾的这一时间里,人们脑中更多的思考是有垃圾桶就可以扔垃圾,而不是有了垃圾桶,我们要分类去扔。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垃圾分类这一行动迟迟不能成型呢?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我的调查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人们对政府最近决定实施垃圾分类的条例的熟知程度,据统计对政府最近决定实施垃圾分类的条例十分了解的仅占6.38%,有所了解的占55.32%,而全然不知的竟占38.3%,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垃圾分类仍没涉及到的市民几乎占去全部市民的一半。

二、各大街道的垃圾桶的存有量的问题,据市民的反应,认为垃圾桶数量比较多的占27.66%,认为足够的占25.53%,而认为比较少的已经占了总人数的46.81%。事实证明,街道的垃圾桶数量是存在绝得性的大问题的。

三、对于能否清楚分辨可回收垃圾跟不可回收垃圾的区别的,非常清楚占14.89%,比较清楚的占76.6%,而完全没概念的占8.51%。这说明市民本身的认知水平还是不错的,但为什么做不到垃圾分类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四、这点不由得不说,就是人们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及主动性都不够,不少人会因为懒而不进行垃圾分类,或者是想进行垃圾分类却没有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们实行。

针对以上四点如何解决,我的建议是:

一、制定出一定的方案,如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市民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市民积极参与。同时教会市民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市民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这对人们认知垃圾分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二、垃圾桶的存放量是最容易解决的一个问题,只要个个所属部门上上心,在繁华道路上每隔30米放置一个垃圾桶,并且在垃圾桶上明确标明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最好还有小提示,有哪些属于可回收垃圾,那些属于不可回收垃圾,这样下来便民又便己,人们对垃圾分类,或许会感到容易办到,从而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甚至,连我们提出的第三点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三、对于人们懒惰的天性,我们也不需强求。只要我们做好以上三点,并告诉市民们垃圾如果不分类的后果是多么的严重,为了我们的家园,也为了他们自己,我想各方的积极性将会是不能忽视的!到时候,习惯就会战胜“懒”的这一天性了。

在这里,我想大声的呼吁大家!城市环境人人有责!参与垃圾分类,保护地球家园,共创美好世界!举手之劳,变废为宝,美化家园!

《垃圾分类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