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中工作计划四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工作计划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工作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理论的指导下,在主管教学的校长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传递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地理”走向“学地理”。
二、学术状况分析
孟茜阳光学校七年级有五个平行班,平均每个班30人。由于学生原籍不同,学生水平也有很大差异。经过近一周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不强,一些小学生的特点还没有完全淡化。面对地理新课程,这学期的重点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七年级学生的活跃习惯,多安排动手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教材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样。教材根据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一系列与学生实际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学生活动。同时,课外阅读和小材料对拓展学生的知识有积极作用,而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主体作用。七年级上册以区域地理为主要框架,包括地球与地图、陆地与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开发与合作五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分为三节。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主要介绍对地球形状、地球大小、地球仪要素的认识过程,重点是经纬度的划分。第二节主要介绍地球运动的两种方式,即自转和公转,主要研究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也为高中地理必修课做铺垫。第三节,地图,主要讲地图的基本要素,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分析、绘制和选择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分为两节。第一节大陆与海洋,主要介绍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关概念和分布,这是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第二节重点介绍了海陆变迁的原因、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运动理论。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由四节组成。第一节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入手,学习天气的相关知识;第二和第三部分描述了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温度和降水;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分为三节。第一部分介绍了世界人口和种族的构成和分布;第二节主要讲述语言的种类和分布,以及宗教在世界各地区的分布情况;第三部分论述了什么是聚落、聚落的类型、聚落的特征以及影响聚落形成的一些基本因素。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本章主要介绍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和联系,最后讲述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我们必须用新观念来指导教育和教学。实施“自学为主,重在实践”的教学模式,贯彻“先学后教,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加强集体备课,精心准备地理案例,力求每节课都能得到学生需要的东西,做到每天清晰、清晰、开放。
2.以教材的“活动”部分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
案教学的优势。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提高整体地理学习质量。
5、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在教学在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教师作适当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再进行总结、要课文、图像作业有机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记忆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归纳、记忆等能力、并及时强化巩固、懂得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感受地理学科的有用性。
8、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教学研究
由于本人今年要撰写研究生毕业论文,论文的题目与实际教学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地理教学的相关理论书籍,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
初中工作计划 篇2为实现教学质量“四年提升规划”中“三年上水平”的目标,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 ……此处隐藏2990个字……新课堂培训,深刻理解“5×5”新课堂的内涵。不断总结与提升,寻找出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使“5×5”新课堂向更好更新的方向发展。
(2)深入研究,以学科和年级为单位的“5×5”新课堂二级课题,进一步深化“5×5”新课堂的教学与研究。
在初一年级、初二年级集体备课中根据各学科不不特点不断完善和修订预学单,使预学单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使之更切合教学实际。
(3)研究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 ①预设 ②评价 ③检测,提高教学精准度,解决课堂的主要问题。在以往实施过程中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
(4)召开“5×5”新课堂研讨会。
本学期第十二周,在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召开“5×5”新课堂研讨会,通过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在实施过程中好的方法,切身体会改进存在的问题,使之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使每位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5)开展“5×5”新课堂汇报课活动。
本学期第十三周,初中部开展“5×5”新课堂汇报课活动,参与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对课改形势下新的授课模式进行阶段性检验,使“5×5”新课堂更具学科特点。在实践中使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从而达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扩大知名度,创品牌的目的。
(6)开展以“5×5”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系列化,专题化的理论学习,培训,讲座和研讨活动。利用案例分析、教学讲坛、座谈会等进一步强化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除了部里集体学习、培训以外,各教研组要在开学除订好学习计划,安排好主持人、主讲人,并做好学习笔记。
(7)总结阶段性成果
将“5×5”新课堂课题研究小组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发现和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针对某一方面、某一环节的认识、感悟和困惑积累装订成册,总结经验与全体教师分享。
2、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早出人才。
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敬业和精业精神,积级培养名师和骨干教师。 实施名师工程。通过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加强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尽快把他们培养成一批市、中心学科教学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3、以教研、课题促青年教师成长
结合寒假对三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布置的教学体会,3月中旬召开青年教师成长交流会。对青年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工作目标。通过师徒结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并接受吸纳年轻教师做课题研究工作。要求任课三年以下的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习研讨活动,积极学习,主动学习,主动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早日成为合格的教师。把教研组建设成为规范化、精细化、人文化的教研组。
4、抓教研组教研活动
(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研、指导作用。
抓好教研组、备课组工作,集体备课工作抓实,不流于形式。通过教研组活动中的听课、评课,到名校观摩学习等提高初中部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缟写预学单提高教师相互合作,共同交流的集体观念。
本学期要求教研组长听课30节,备课组长听课20节,工作三年以上教师听课15节,新教师听课30节。互相之间多学习、多听评课,教研组评课强化一分为二的观点,对授课者的课进行评价,通过评课活动促进教研、教学工作。教研组长带头听常规课,抓好常规课堂教学管理,做到好课堂从基础抓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每月检查一次教研活动记录、备课组活动记录、听课记录、教案等,并做好检查记录及综合评价意见。
5、完善评价制度,促进师生发展。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通过学生最满意教师问卷调查、家长座谈、教师自评、教研组签定、部里综合评价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发展性地评价每一位教师,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6、树立典型,以典型带动教师成长。
以身边的典型为例,利用网络、会议,大力弘扬他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尊重家长、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弘扬他们遵章守纪、无私奉献的清风正气。带动身边教师树立远大职业理想,立足岗位多做贡献,快速成长。
附:XX—XX下学期教研工作安排
时间
周次
主要工作安排
第一周
3.1—3.2
1、开学初验收考试
第二周
3.5—3.9
1、各教研组安排落实工作计划
第三周
3.12—3.16
1、中考誓师大会
2、青年教师成长交流会
第四周
3.19—3.23
1、集体备课
第五周
3.26—3.30
1、组内公开课
第六周
4.2—4.6
1、月考
2、检查教案、听课笔记、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录
第七周
4.9—4.13
1、月考质量分析会
2、集体备课
第八周
4.16—4.20
1、组内公开课
第九周
4.23—4.27
1、初四中心统一考试
第十周
4.30—5.4
1、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5.7—5.11
1、质量分析
2、集体备课
3、安排教师外出学习
第十二周
5.14—5.18
1、“5×5”新课堂研讨会
2、检查教案、听课笔记、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录
第十三周
5.21—5.25
1、初四第一次模拟考试
2、“5×5”新课堂汇报课
第十四周
5.28—6.1
1、教研组长负责安排
第xx周
6.4—6.8
1、集体备课
2、中考动员会
第十六周
6.11—6.15
1、初四第二次模拟考试
2、组内公开课
第十七周
6.18—6.22
1、初二学业水平考试
2、中考备考工作
3、教师讲坛
4、检查教案、听课笔记、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录
第十八周
6.25—6.29
1、中考相关工作
2、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十九周
7.2—7.6
1、期末考试
2、中考报考
3、小升初考试
第二十周
7.9—7.13
1、“5×5”新课堂报告会
2、期末质量分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