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初中记叙文
相信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随想初中记叙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随想初中记叙文1
笔尖转动,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一个数字。呜,还有10分钟就要期末考试了。真不知道这次还能不能保留这个;第一的位置。
我们学校的考试,每个人所坐的考场都是按上次考试的排名来的,30人一个考场。刚刚走进第一考场的时候,被旁边第二考场的小Q拦住了,她懒懒的对我说:小泪啊,你的头头能不能借我用用啊,你怎么每次都靠这么好啊?我笑了笑她,说:还说呢,我还第一次听别人这么说,赶快回考场吧,要考试了。其实并不止是小Q一个人这么对我说过。
他们越是这样说我,我越是难受。我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站的越高,摔的就越痛。每一次都在前一秒庆幸自己站在最高点,但又在下一秒担忧会摔到深谷。
可我必须站在这个高度,这是命。虽然很多人费尽心思想夺取这个位置。
这让我觉得很假。小Q的笑脸总是浮现在我眼前。小Q可以说是一个城府很深的女生,她很懂得如何讨老师欢心。她在老师面前真的很温顺,像一只听话的小绵羊,可在大家面前却十分的暴躁,像一个一触即燃炸药。大家觉得她和我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好的竞争对手。其实不然,我和她之间从没存在过友谊,只不过这样可以监视对方,毕竟,我们是对手。
上个星期上QQ,只看见小Q的头像是彩色的,对她发了句问候语,她却没有回复,到了很晚她也没下线。呵呵,她应该在努力复习吧,QQ挂线只不过是用来迷惑我们的。
其实我有时也会这么做啊,但记得以前并不会这样的,这让我有些难受。至于是什么时候改变的,我也已经茫然了。改变的多了,到了就连自己都不会察觉的地步,就应该不会痛了。
这些顶着压力和虚假的友谊的日子什么时候才回结束?纯真难道真的要被埋藏在生活的华丽葬礼中?其实在还未察觉中,答案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对于这次考试,我认为我应该有充分的把握了,但却觉得很恶心,想逃离它。当我在试卷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时,就知道,它们终将会回到我手里。所以我得全力以赴。
呜,这样还真不好受呢。如果我输给了小Q,那怎么办?不过想想,我应该没问题的!我会赢的很光彩的,呵呵,气死她!
呵呵,难道友谊在这种老师的压力下就这么不堪一击?
叮――叮――;考试的铃声响了。
笔尖再一次转动,写下了加油。
其实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和结果的考试。
随想初中记叙文2
“不知道”这三个字普普通通,同学们都会写、会念。可是到了真该要说它的时候,有些人往往就不敢说了。原因是什么呢?是怕给老师留下“你真笨”的坏印象,也有可能是怕被同学笑话。但是这很多个“不知道”日积月累,往往就成了我们前进的障碍。
这次读了《小学生道德修养读本》中的《孔夫子“不知为不知”》有很多的感想。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不但博学多才,而且非常诚实谦虚。有一次当两个孩子请教孔子“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时,孔子实事求是地说“不知道”。两个孩子非常惊讶,说:“先生这么一个大人物,怎么会不知道呢?”孔子说“我确实不知道。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诚实的.态度。”
大家看,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有不知道的问题,并且能承认自己不知道,更何况我们。其实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很多“不知道”的事情,“不知道”其实并不可怕,也不必害羞,可怕的是明明不知道,却要不懂装懂,甚至闹出笑话,这才是让人脸红的呢。不久前,我从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地理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我国四大海产的时侯,一位学生向这位老师发问:大、小两种黄鱼有什么区别?这位地理老师虽教了30年书,却从未碰到这样的问题,他只好对同学说“不知道”。事后,他老是把这件事挂在心里,吃不香,睡不着。他找资料,问同事,都没有找到完满的答案。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求教的机会,终于在一次出差时,从一个做水产工作的旅伴的口中请教到了答案—大小两种黄鱼鱼鳞片的大小和尾巴的长短不同。到此,他才如释重负。这位地理老师真让人敬佩,他敢于当着学生的面承认自己不足,敢于说一声“不知道”。
在我们周围可以发现有这样两种同学:一种是遇到疑难问题隐藏起来,明明自己一窍不通,也不愿让别人知道,更别说是直言不讳地承认“不知道”了。比如说我吧,有好几次考试中做错的题目其实都是老师上课时讲过的,就因为我不求甚解,不敢说“不知道”,以至一错再错。而另一种同学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敢于发问,敢于说“不知道”,因此就把自己的“不知道“转化为“知道”。我们应该要学习后者,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有敢说“不知道”的精神,把“不知道”作为一种动力,只有这样,才能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进步。
如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必然会使我们遇到许多“不知道”的新知识,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敢于说“不知道”。